各縣(區)教體局、開發區(新區)教辦,局屬學校、省屬事業單位辦學校、市管民辦學歷教育學校:
為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全面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意見》(中發〔2018〕4號)的要求,進一步促進校本教研,搭建教師專業成長平臺,提高教師隊伍整體素質,促進我市教師隊伍建設,發揮引領教師專業成長的正能量,決定在2019年舉辦全市中小學(幼兒園)第九屆“園丁杯”教學競賽?,F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競賽組織
(一)成立競賽領導小組
為加強競賽工作的領導,成立競賽領導小組。
組長:謝為民
副組長:劉國平、張敏、陳瑜、蔡愛民、鄧云生、熊彪
成員:局相關處室負責人
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南昌市教科所(市教育局教研室),負責競賽的日常組織工作。
(二)組建代表隊
1.競賽組別及競賽科目設置
(1)高中組:思想政治、語文、數學、英語、物理、化學、生物、歷史、地理、體育、心理健康、音樂、美術、技術(含通用技術、信息技術)和綜合實踐活動。
(2)職高組:公共基礎課程語文、數學、英語、職業生涯設計,專業課程兩門(根據學校開設專業確定)
(3)初中組:道德與法治、語文、數學、英語、物理、化學、生物、歷史、地理、體育、心理健康、音樂、美術、信息技術和綜合實踐活動。
(4)小學組:道德與法治、語文、數學、英語、科學、體育、心理健康、音樂、美術、信息技術和綜合實踐活動。
(5)特殊教育組:小學語文、小學數學、心理健康和藝術(含音樂、美術)。
(6)學前教育組:健康、語言、社會、科學、藝術共五大領域。
說明:
①各學段代表隊可在音樂和美術兩個學科中分別選1個學科報1人參賽,也可以每個學科報1人參賽;參賽選手的個人獲獎不受影響,但計入團體總分時,只能在音樂和美術兩個學科中以得分最高者一人的獲獎等級計算。
②高中代表隊在通用技術、信息技術兩個學科中分別選1個學科報1人參賽,也可以每個學科報1人參賽;參賽選手的個人獲獎不受影響,但計入團體總分時,只能在通用技術和信息技術兩個學科中以得分最高者一人的獲獎等級計算。
③各學段(學前教育除外)代表隊可根據本校實際情況選派一名心理健康學科教師參賽,參賽者只設個人獎,不計入學校的團體總分。
2.組隊方式
以縣(區)、學校為單位,按學段組別組建代表隊參賽,代表隊由競賽設置的學段學科各一名教師組成,代表隊設領隊一人。參賽教師必須遵守國家法律法規,無違規違紀行為,年齡原則上不超過45周歲。
組建代表隊的具體辦法如下:
(1)市屬學校以學校為單位分學段組建代表隊。
(2)縣屬、事業辦及市直管民辦的省級重點高中以校為單位組建高中代表隊。
(3)縣(區)的一般普通高中、職業高中、初級中學、小學的代表隊按指定數額組建代表隊(詳見附件1)。
(4)縣(區)的幼兒園以縣區為單位組建代表隊(名額數詳見附件1),省直、市直幼兒園保育院不占各縣區的指標,可直接組建代表隊。
(5)事業辦的一般普通高中、初級中學和小學按片區組建代表隊。
(6)市直管民辦學校的組隊方式見附件1備注。其他縣區所轄民辦學校由縣區統籌安排。
(7)特殊教育學校不分隸屬關系,以校為單位組織代表隊。
說明:
①經開區所在區域事業辦普通學校小學、初中各組一個代表隊,請經開區教研室負責協調。
②高新區、青山湖區所在區域事業辦學校小學、初中各組一個代表隊,請青山湖區教研室負責協調;師大附小、南大附小單獨組隊。
(三)競賽報名事項
1.報名時間
2019年9月4日-9月6日。
2.報名地點
市教研室(狀元橋)404室、405室
3.聯系人
萬勇(18979122178)、顧晨明(18979122180)、鄧倫惠(18979122181)
4.報名要求
報名時須按要求交填寫好的相關表格(見附件2—8),文本表格一式二份,同時以Excel表格形式報送電子文稿,并另交與“參賽教師登記表”所貼照片同底版的本人照片(電子稿,電子稿文件名以單位、姓名、學段、學科命名)。
二、競賽方式及內容
競賽分筆試和課堂教學兩塊進行。
(一)筆試(100分)
筆試內容由學科專業知識和學科專業基本素養考查(學科基本理論與撰寫教學案例)兩部分組成。所有參賽選手都參加筆試??荚嚂r間為180分鐘。
1.學科專業知識(滿分值30分)。
(1)試卷類別
①考試科目:
高中組:思想政治、語文、數學、英語、物理、化學、生物、歷史、地理。
初中組:道德與法治、語文、數學、英語、物理、化學、生物、歷史、地理。
小學組:道德與法治、語文、數學、英語、科學。
職高組:語文、數學、英語
②非考試科目
高中組:體育、音樂、美術、信息技術、心理健康、通用技術、綜合實踐活動。
初中組:體育、音樂、美術、信息技術、心理健康、綜合實踐活動。
小學組:體育、音樂、美術、信息技術、心理健康、綜合實踐活動。
學前教育。
職業高中:職業生涯設計、兩個專業科目。
(2)學科專業知識的命題方向
①高考學科參考高考題型及難度。
②中考學科參考中考題型及難度。
③職高語、數、英學科參考高中學業水平考試難度。
④小學語文、數學、英語學科參考小學學業水平考試題型及難度。
⑤其他學科根據學段、學科出相應的學科專業知識。
⑥學前教育從健康、語言、社會、科學、藝術五個鄰域各命制6分的試題。
⑦心理健康不分學段,命制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教師必備的專業知識的問題。
⑧綜合實踐活動學科不分學段,命制中小學研究性學習教育教師必備的專業知識的問題。
2.學科專業基本素養(滿分值70分)。
(1)學科基本理論(滿分值40分)。
①學科基本理論的命題方向
國家設置的課程義務教育段學科命制“2011年版各學科課程標準內容及學科教學論”的內容;高中段學科命制“2017年版各學科課程標準內容及學科教學論”的內容。
學前教育命制“教育部《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及幼兒教育理論”相關內容。
(2)撰寫教學案例(滿分值30分)
根據自身的教育教學經歷,撰寫一個教學案例。
說明:筆試部分,職業高中的專業學科只考查專業技能操作標準設計及操作演示。
(二)課堂教學(100分)
課堂教學競賽分學段、學科按照指定的課題進行。
三、競賽評獎
本屆競賽設置團體獎、個人獎。同時,分學段、分學科評出“教學能手”。
(一)個人獎
1.獎項設置
筆試和課堂教學兩項分別評獎,筆試和課堂教學均為一等獎的獲得者,由南昌市教育局授予“學科教學能手”稱號。
2.獎額設置
筆試和課堂教學均分學段學科設置一、二、三等獎,比例分別為參賽選手數的10%、25%、35%,另有30%的參賽選手不予評獎。
3.評獎辦法
(1)筆試按參賽選手的成績從高到低排序,評獎;
(2)課堂教學分兩段進行,先片區進行初賽(片區設置見附件1),各片區分學段、分學科按參賽選手數10%、25%、35%的比例將參賽選手的課堂教學成績從高到低排序,評獎,其中排在前面35%的選手作為參加決賽的選手(通過全市決賽確定一、二等獎的獎次歸屬),排在居中的35%的選手直接評為市級課堂教學競賽三等獎,另有30%的參賽選手不予評獎。
說明:
①市級課堂教學決賽決出市級一、二等獎;其中參加決賽的選手分兩個序列評獎,分為縣區(指南昌縣、新建區、進賢縣、安義縣和灣里區)序列和城區序列。獎額設置為分學段、分學科按兩個序列所有參賽選手數(含片區參賽選手數)的10%、25%比例設置一、二等獎。
②職業高中、特殊教育不分片,直接進行課堂教學競賽決賽,分學段學科設置一、二、三等獎,比例分別為參賽選手數的10%、25%、35%,另有30%的參賽選手不予評獎。
(二)團體獎
1.獎額設置
分學段、按組別設置一、二、三等獎,比例分別為參賽代表隊數的10%、25%、35%,另有30%的參賽代表隊不予評獎。
2.評獎辦法
按代表隊所有選手的理論筆試與課堂教學獲獎等級計分,從高到低排序,評獎。理論考試與課堂教學一等獎一人次計5分、二等獎一人次計3分、三等獎一人次計1分。
說明:評獎時,若名次并列,代表隊按參賽選手個人一等獎、二等獎、三等獎的順序依次比較。
特別說明:個人獎和團體獎的具體操作將根據國家政策作相應調整。
四、競賽安排
第一階段:各縣(區)、學校按要求在本縣(區)、本學校開展全員性教學競賽活動,于2019年9月初組建代表隊,并到市教科所報名。
第二階段:2019年9月中旬組織全部參賽選手培訓競賽規程,并提出參賽紀律要求。
第三階段:2019年10月中旬組織筆試。
第四階段:2019年10月中下旬分片區進行課堂教學競賽。
第五階段:2019年11月下旬組織全市課堂教學競賽決賽。
第六階段:擇時對獲獎單位和個人進行表彰、展示。展示方式:團體獎獲得單位以開放日方式進行展示,教學能手獲得者將組織赴縣(區)農村學校“送教下鄉”。